天玉經 蔣公大鴻注

2021-04-20 18:49:10 字數 1983 閱讀 7717

【辨得陰陽兩路行,五行要分明,泥鰍浪裡跳龍門,渤海便翻身。】

蔣注:陰陽兩路,上文屢見,此重言以聲名之耳。下2句,言變化之易。

【依得4神為第一,官職無蘇息。穴上八卦要知情,穴內卦裝清。】

蔣注:前篇本向本水4神奇,是姑置來龍;而但重向水。此節穴上八卦要知倩.又從穴上逆推到來龍,以補4神之不及。穴上是龍,穴內即向也。

【請求富貴3般卦,出卦家貧乏。寅申已經亥水長流,五行向中藏。辰戌醜未叩金龍,動得永不窮。若還借庫富後貧,自庫樂長春。】

蔣注:前篇甲庚壬丙一節,是4正之卦,此節又補4隅之卦,觀此,則支水去來凶之言,當活看,不可死看矣。辰戌醜末,雖俗雲4庫,實在玄空不重墓庫之說,借庫出卦也,自庫不出卦也;是重在出卦不出卦,不重墓庫也。

【大都星起何方是,五行長生旺。大旆相對起高崗,職位在私塾,捍門官國華表起,山川亦同例,水秀峰奇出大官,4位一般看。】

蔣注:此節言水上星斗,即山上星斗,只要得生旺之氣,在山在水,一同論也。

【坎離水火中天過,龍墀移帝座;寶蓋鳳閣4維朝,寶殿登龍樓;罡劫吊煞休犯著,4墓多消鑠;金技玉葉4孟裝,金箱玉印藏。】

蔣注:坎離水火一句,乃一章之所重,別的星宿,老是得生旺,則加上雋譽;逢死絕,則稱為惡曜,名非有定,星隨氣變者也。

【帝釋一神定縣府,紫微同八武。倒排父母養龍神,富貴萬年春。】

蔣注:帝釋丙也,八武壬也,紫微亥也。帝釋神之最尊,故以縣府名之;實在陰陽2宅得此,貴之極矣。然其妙用在意倒排,非正用也。

【識得父母3般卦,就是真神路,斗極7星去打劫,離宮要相合。】

蔣注:上2句,引發下文之義,言識得3卦父母,已經是真神路矣,猶須懂得斗極7星打劫之法,則3般卦之精華方得,而最上一乘之作用也。斗極云何?知離宮之相合,即知斗極之義矣。

【子午卯酉4龍岡,作祖人財旺;水長百里佐君王,水短便遭傷。】

蔣注:取子午卯酉,以其父母氣旺也,言4正,則4維可以例推矣;水短遭傷,以其出卦之故。

【識得陰陽兩路行,富貴達京城,不識陰陽兩路行,萬丈火坑深。】

蔣注:此即顛倒置之意,皆上文所已經言,而詠歎之。

【前兼龍神前兼向,聯珠莫相放,後兼龍神後兼向,排定陰陽算。明得零神與正神,指日入青雲,不識零神與正神,代代絕除了根。】

蔣注:龍神向首,皆有兼前兼後之法,兼者,父母兼後世昆裔,後世昆裔兼父母,此即正神零神之義。

【倒排父母是真龍,後世昆裔達天聰;順排父母到後世昆裔,代代人財退。】

蔣注:父母后世昆裔,皆須倒排,而不同順排;如旺氣在坎癸,倒排則不同坎癸,而得真旺氣,順排則真用坎癸,而反得殺氣矣。貌同實異,毫釐千里,玄空大卦千言萬語,惟在於此。

【一龍宮中水便行,後世昆裔受艱辛;432一龍逆去,4子均榮貴;龍行位遠主離鄉,4位發做生意。】

蔣注:此節又申言本卦水,須折折相顧,若一折以後,便出本卦,儘管得發,必受艱辛矣,必34節逆去,皆在本卦,乃諸子齊發也。位遠,即出卦,一出卦,即主離鄉;若出卦以後,又奉還本卦,反主為商,得財而歸,其應驗之不爽如此。

【時師不識挨星學,只作天心摸,東邊財谷引歸西,北到南邊推。老龍整天臥山中,未嘗不容易逢,祇是自家眼不的,亂把山岡覓。】

蔣注:東邊財谷2句乃託喻,即江南龍來江北望之意,玄空妙訣也。嘆氣眾人不得真傳,胡行亂走,旨哉言乎。

【眾人不知天機祕,洩破有何益,汝今傳得地中仙,玄空妙難言,翻天倒地更玄玄,大卦不容易傳,更有收山出殺訣,亦兼為汝說,重逢大地能幾人,個個是貼心,若還求地不種德,隱口深藏舌。】

蔣注:篇終述敘教授之意,深戒曾經公安之善寶之也。結語歸重於種德,今之得傳者,失慎擇人,輕洩浪示,恐雖得吉地,不能實受其福矣;而洩天寶者,重背先師之戒,其不幹造物之怒,而自取禍咎者,幾希矣。

天玉經 蔣公大鴻注

天玉經 蔣公大鴻注 天玉經 蔣公大鴻注 江東一卦歷來吉,八神4個一,江西一卦排龍位,八神4個2,南北八神共一卦,真個應無差。蔣注 天玉內傳,即青囊奧語,挨星五行,玄空大卦之理。楊公妙用,止有一法,更無2門,此乃重複其詞,以授曾經安公者也。江南江北江東江西,曾經序已經先下腳註矣。但南北東西,應有4卦 ...

天玉經 蔣公大鴻注

先定來山後定向,聯珠不相妨,須知細覓五行跡,富貴結金龍。蔣注 此節單指山上龍神而言。青囊天玉,原以來山所受之氣,與向上所受之氣,分為兩局 然兩局又非截然兩路,故云聯珠不相妨。此不可大抵求之者也,須當細覓蹤影 若是富貴悠長之地,必然來山是此卦,而向首亦是此卦,一氣清純,方得謂之全龍耳。五行若然翻值向,...

天玉經 蔣公大鴻注

天地父母3般卦,時師末曾經話,玄空大卦仙人說,本是此經訣,不識宗枝但亂傳,啟齒莫胡言,若還不信此 但覆前人墳。蔣注 曰天地,曰東西,曰父母,曰玄空,曰挨星,名異而實同,若於字義屑屑分疏,則支離矣。此節蓋恐學者得傳以後,認為太易而忽視之,故極言讚揚,以鄭重其辭,非別有他義也。說到覆前人墳,是徵信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