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集解》卷十四

2022-05-29 20:06:06 字數 2981 閱讀 2698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幹寶曰:衍,合也。

崔覲曰:案《說卦》雲: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既言蓍數,則是說大衍之數也。明倚數之法當參天兩地。參天者,謂從三始,順數而至

五、七、九,不取於一也。兩地者,謂從二起,逆數而至

十、八、六,不取於四也。此因天地致上,以配八卦,而取其數也。艮為少陽,其數三。坎為中陽,其數五。震為長陽,其數七。乾為老陽,其數九。兌為少陰,其數二。離為中陰,其數十。巽為長陰,其數八。坤為老陰,其數六。八卦之數,總有五十。故云:大衍之數五十也。不取天數

一、地數四者,此數八卦之外,大衍所不管也。其用四十有九者,法長陽七七之數也。六十四卦既法長陰八八之數,故四十九蓍則法長陽七七之數焉。蓍圓而神象天,卦方而智象地,陰陽之別也。舍一不用者,以象太極,虛而不用也。且天地各得其數,以守其位,故太一亦為一數,而守其位也。

王輔嗣雲:演天地之數,所賴者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數而數以之成,即易之太極也。四十有九,數之極者。但言所賴五十,不釋其所從來,則是億度而言,非有實據。其一不用,將為法象太極,理縱可通。以為非數而成,義則未允,何則?不可以有對無,五稱五十也。

孔疏釋賴五十,以為萬物之策,凡有萬一千五百二十,其用此策大推演天地之數,唯用五十策也。又釋其用四十九,則有其一不用,以為策中,其所揲蓍者,唯四十有九。其一不用,以其虛無,非所用也,故不數矣。

又引顧歡同王弼所說,而顧歡雲:立此二十數以數神,神雖非數而著,故虛其一數,以明不可言之義也。

案:崔氏探玄:病諸先達,及乎自料,未免小疵。既將八卦陰陽以配五十之數,餘其天一地四無所稟承,而云八卦之外在衍之所不管者,斯乃談何容易哉。且聖人之言,連環可解,約文申義,須窮指歸。即此間雲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是結大衍之前義也。既雲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即將五合之數配屬五行也。故云大衍之數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者,更減一以並五,備設六爻之位,著卦兩兼,終極天地五十五之數也。自然窮理盡性,神妙無方,藏往知來,以前民用,斯之謂矣。

分而為二以象兩,

崔覲曰:四十九數合而未分,是象太極也。今分而為二以象兩儀矣。

掛一以象三,

孔穎達曰:就兩儀之中,分掛其一於最小指間,而配兩儀,以象三才。

揲之以四,以象四時,

崔覲曰:分揲其蓍,皆以四為數,一策一時,故四策,以象四時也。

歸奇於a以象閏,

虞翻曰:奇所掛一策,a所揲之餘,不一則二,不三則四也。取奇以歸a,a併合掛左手之小指,為一a,則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故「歸奇於a,以象閏」者也。

五歲再閏,故再a而後掛。

虞翻曰:謂已一a,復分掛如初揲之。歸奇於初a,並掛左手次小指間,為再a,則再閏也。又分a揲之如初,再掛左手第三指間,成一變,則布掛之一爻。謂已二a,又加一,為三,並重合前二a,為五歲,故「五歲再閏」。再a而後掛,此參伍以變,據此,為三a。不言三閏者,閏歲餘十日,五歲閏六十日盡矣。後a閏餘分,不得言三a二閏。故從言「再a而後掛」者也。

天數五,地數五,

虞翻曰:天數五,謂

一、三、五、七、九。地數五,謂

二、四、六、八、十也。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虞翻曰:五位謂五行之位。甲乾、乙坤相得,合木,謂天地定位也。丙艮、丁兌相得,合火,山澤通氣也。戊坎、已離相得,合土,水火相逮也。庚震、辛巽相得,合金,雷風相薄也。天壬、地癸相得,合水,言陰陽相薄,而戰於乾。故「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或以一六合水,二七合火,三八合木,四九合金,五十合土也。

天數二十有五,

虞翻曰:一、三、五、七、九,故二十五也。

地數三十,

虞翻曰:二、四、六、八、十,故三十也。

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虞翻曰:天二十五,地三十,故五十有五。天地數見地此,故大衍之數略其奇五,而言五十也。

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荀爽曰:在天為變,在地為化,在地為鬼,在天為神。

姚信曰:此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分為爻者,故能成就乾坤之變化,能知鬼神之所為也。侯果曰:夫通變化,行鬼神,莫近於數,故老聃謂子曰:汝何求道?對曰:吾求諸數。明數之妙通於鬼神矣。

乾之冊二百一十有六,

荀爽曰:陽爻之冊,三十有六。乾六爻皆陽,三六一百八十,六六三十六,合二百一十有六也。陽爻九,合四時,四九三十六,是其義也。

坤之冊百四十有四,

荀爽曰:陰爻之冊,二十有四。坤六爻皆陰,二六一百二十,四六二十四,合一百四十有四也。陰爻六,合二十四氣,四六二百四十也。

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陸績曰:日月十二交會,積三百五十四日有寄為一會。今雲三百六十當期,則入十三月六日也。十二月為一期,故云「當期之日」也。

二篇之冊,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侯果曰:二篇謂上下經也。共六十四卦,合三百八十四爻,陰陽各半。則陽爻一百九十二,每爻三十六冊,合六千九百一二冊。陰爻亦一百九十二,每爻二十四冊,合四千六百八冊。則二篇之冊合萬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是故四營而成易,

荀爽曰:營者,謂

七、八、九、六也。

陸績曰:分而為二以象兩,一營也;掛一以象三,二營也;揲之以四以象四時,三營也;歸奇於a以象閏,四營也。謂四度營為,方成易之一爻者也。

十有八變而成卦。

荀爽曰:二揲策掛左手一指間,三指間滿,而成一爻。又六爻,三六十八,故「十有八變而成卦」也。

八卦而小成,

侯果曰:謂三畫成天地、雷風、日月、山澤之象。此八卦未盡萬物情理,故曰「小成」也。

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

《周易集解》

論李鼎祚及其《周易集解》

《周易集解》卷一

《周易集解》卷二

《周易集解》卷三

《周易集解》卷四

《周易集解》卷五

《周易集解》卷六

《周易集解》卷七

《周易集解》卷八

《周易集解》卷九

《周易集解》卷十

《周易集解》卷十一

《周易集解》卷十二

《周易集解》卷十三

《周易集解》卷十四

《周易集解》卷十五

《周易集解》卷十六

《周易集解》卷十七

《周易集解》卷十七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孔穎達曰 據今而稱上代,謂之昔昔。聰明睿智,謂之聖人,卿伏羲也。案 下系 雲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始作八卦。今言作易,明是伏羲,非謂文王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荀爽曰 幽,隱也。贊,見也。神者在天,明者在地。神以夜光,明以晝照。蓍者,冊也。謂陽爻之冊三十有六,陰爻之冊二十有四,二篇之...

《周易集解》卷十五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虞翻曰 象謂三才成八卦之象。乾坤列東,艮兌列南,震巽列西,坎離在中,故 八卦成列 則 象在其中 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是也。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虞翻曰 謂參重三才為六爻,發揮剛柔,則 爻在其中 六畫稱爻。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虞翻曰 謂十二訊息。九六相...

《周易集解》卷十二

序卦 曰 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崔覲曰 人說,忘其勞死,而後可散之以徵役,離之以家邦,故曰 說而後散之,故受之渙。渙者,離也 坎下巽上 渙 亨。虞翻曰 否四之二成坎巽,天地交,故 亨 也。王假有廟,虞翻曰 乾為王。假,至也。否體觀。艮為宗廟 乾四之坤二。故 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 利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