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魏梵學形而上學化及所謂「禪宗」的

2021-04-20 19:06:59 字數 2620 閱讀 9686

以此而論,《肇論》所引老莊,並不是是"從無而天生萬化,從萬化根源的『道『(無)去說明

一切"。其立論並不是"天地萬物以無為本",故怎樣可說"《肇論》仍屬形而上學體系"?而《

肇論》中所引老莊語看來是:一者,肇公從前喜談老莊,且獨佔會意;2者,借用老莊語,

以便論述上的利便;3者,老、莊某些義理與佛典了義有會通的地方。七三四8;

自達摩至慧能後的六家7宗,直指民氣,見性成佛,佛亦不立。也從不見有"從無而天生萬

化"以及"天地萬物以無為本"之思想。故怎樣可說所謂禪宗是形而上學化,中國化了呢?七三四8;

關於心性問題,有云:"從達摩到南能北秀,中國禪的全體理論基礎始終不離般若學與心性

說的融攝。"湯用彤對此"心性"有明白論述:"達摩所證,則真俗不貳當中道。""中 道

所詮,即無相之實相,以無著之心,契彼真實之理"。"所謂契者,響應之謂,不貳則響應

。彼無著之心,與夫真實之理,本無表裡。故達摩又拈出心性一義。心性者,即實相,即真 如,即涅:三七8;,並不是2也。心性一

義,乃達摩說法之特色,而與後來禪宗有首要之關係" 。按

4卷《楞伽》亦交心性。如曰:"如我所說涅:三七8;者,謂善覺知自心現量,不若外性,離於4

句,見照實處……"。又曰:"雖自性清淨,客塵所覆,故猶見不淨。涅:三七8;真際與本淨自心

原非2物,領會得本有心性,等於證無尚涅:三七8;,涅:三七8;之與心性,同為事絕百非而常淨者也。

"〔三〕可見,所謂中國禪宗講心講性與般若不貳義全合,不同於中國哲學的心性義,何有

甚么中國化?不少學者自相攪渾,不能分辨罷了!七三四8;

關於麻天祥在《中國禪宗思想成長史》中論證禪宗的"禪"字,是選擇了《莊子·寓言》中

的"禪"字,也就把他的思維從"定"的狹義中解放出來了。莊子說"萬物皆種也,以不同 形

相禪,始卒相環,莫得其倫,是為天鈞,天鈞者,天倪也。"禪字顯然是從此處挖出來的。 照莊子的這

句話,禪為相代之意。更首要的,這句話講了事物的根源、變化,雖變化相代,其原如一,

和同等以及終始若環的禪代之狀。所以禪的引伸義不但有代而立的"定"的情勢,並且包括

了本真、同等、變化、無限、迴圈往復等豐厚而又神祕的內在。七三四8;

此論似不無新意,但難免有數過:一者,把所謂禪宗的禪混融定與慧。2者,又引羅順欽語

:"瞿曇說法,常欲離4句為一,非異非不異;非有非無,無比非無常,但是終有不能離者

……自非灼然看得他破,只得聽他愚搞耳。"麻文評說:"禪宗以見性為終極寄託,自身就

再也不是無窮超出。"不知此"見性"自身等於無窮超出,由於是無我的,所以是全宇宙的, 因

而是無窮超出的。若以為見性的"超出意境只能是有限"。那是未見性,乃迷者之論。如佛 說,著

相凡夫,"如犬逐塊",說一著一,說見性著見性。不見黃:三81;《傳心法要》有云:"性等於 見

,見等於性,不可以性更見性"。"性等於心,心等於佛,佛等於法,一念離真,皆為夢想

,不可以心更求於心,不可以佛更求於佛,不可以法更求於法"。明言當下即全部、全宇宙

,欲求一法不是者,浩劫!浩劫!若此看不透(破),才會被愚搞!3者,麻文又說:"釋教自 傳

入中國以來,禪的發明性翻譯就是對印度思想的成長,已經有了老莊文化思想內容之禪,與作

為定心御意的方法之禪的區分。然而在《壇經》以前,2者始終是混為一談的。"胡適等人

已經持此論。意下是中國禪宗從慧能前與禪定不分,至慧能才來了"革命",與印度五度禪不

同,是印度釋教所沒有的,是中國釋教成長了印度釋教而獨創出來的。禪宗是老莊化思維的 產

物,云云。果然如是嗎?誠如前述,魏晉玄風風行,般若剛傳入中國,與老莊形而上學相融相混

,這是汗青事實。不少學者因此在思想上沒有能解脫魏晉佛玄時代的約束,故冒死從老莊中

找根據,不從佛典中尋覓它的源流,以坐成其所謂的形而上學化的理論。沒有看到跟著大乘佛經

大批翻譯,和空門緇素、盛德深刻經藏,並對般若與形而上學作了分辨,般若的"空"已經與玄

學的"無"徹底剝離了。且佛陀夜睹明星成大覺,中國宗匠"築著瞌著",大徹大悟,其悟

則一,何有中國、印度之分?《法華經·利便品》明言:"世尊以一大事因緣呈現於世,欲 令眾

生開示悟入佛知見。"昭示佛陀呈現於世的終縱目的,使眾生(既是眾生,何有印度、中 國之

分)大徹大悟,在存亡大流中,悟得原本。所以開悟是佛法的本色,也是佛法不同於宗教、

哲學的代價地點。佛陀只是醒悟後照實開示眾生罷了。《壇經·機緣品》記六祖雲:"若悟

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懺悔品》有云:"一燈能除了千年暗,一智慧滅萬年愚

。"《般若品》雲:"若識性時,一悟即至佛地。""迷即經累劫,悟則霎時間"。與僧 肇

《不真空論》:"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大般若經》:"一念相

應慧,得一切種智。"有何不同?何有印度、中國之分?何有甚么成長、"革命"之論?宇 宙

人生真象,印度人能悟,中國人也能悟,前人能悟,今人也能悟。若以為大徹悟只是印度人

的專利,何故稱為"宇宙人生真象"?佛陀及印中等大心菩薩的悲智在於,智慧徹悟宇宙人

生真象,悲不住涅:三七8;,願六道存亡輪轉,以4攝法化度眾生,悟入佛知見(即宇宙人生真象) 。

《大集經》卷一雲:"如來為一切眾生得如是同等正見而起大悲演說處死。"同《經》卷一 7雲

:"是故菩薩修習,悲心為壞倒置宣說無我。"《華嚴論》昭示:"能以此理教養眾生名為 大悲。"七三四8;

關於漢魏梵學形而上學化及所謂「禪宗」的

關於漢魏梵學形而上學化及所謂 禪宗 的 關於漢魏梵學形而上學化及所謂 禪宗 的形而上學化問題 釋教傳入中國,從漢至晉主要是禪學以及般若學2大系統。當時緇素對般若學 的理 解 註釋,都脫不了魏晉風行的 老 莊 形而上學思想。魏世何晏 王弼祖述 老 莊 其立論皆以 無為本 士醫生競尚空無,唱貴無賤有,本...

關於漢魏梵學形而上學化及所謂「禪宗」的

洪修平 中國禪學思想史綱 慧能雖在許多方面與佛陀精力相通,卻其實不簡單地向原始 釋教迴歸,在他的禪學理論以及禪學實踐中,融入了大批傳統思想文化的精力,尤其是老莊的 天然無為之道與儒家至善至誠之性等。表示出了許多與傳統禪學相異的中國化特點。佛 教自兩漢時傳入,便通過一個不斷中國化的程序。到隋唐時,中國...

關於漢魏梵學形而上學化及所謂「禪宗」的

關於僧肇 物不遷論 不真空論 涅 三七8 無名論 有所謂 剿襲 老 莊 形而上學 之 書 肇論 等首要論理,如齊是非,一訊息,或者多由讀 莊子 而有所悟。惟僧肇特 點在能專取莊生之說,獨佔會意,而純潔用之於本體論 因而 肇論 仍屬形而上學體系 此論甚可商議。檢之 僧傳 僧肇等人雖從前受老莊陶冶,且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