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為猴的文人學者 張若虛

2022-01-09 22:52:07 字數 1117 閱讀 5300

張若虛(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號均不詳。事蹟略見於《舊唐書賀知章傳》。中宗神龍(705~707)中,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玄宗開元時尚在世。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於《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豔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張若虛的生卒年不詳,有些典籍(如餘冠英、王永照作序的《唐詩選》),將他的生卒年定在約公元660~720年,即唐高宗龍朔至玄宗開元初,大約活了六十歲。至於《全唐詩》所說他與賀知章(越州永興人,今浙江蕭山)、張旭(蘇州人)、包融(潤州延陵,今丹陽人,一說湖州人),號「吳中四士」,只能說明他們詩名相當而馳名京師,籍地相鄰而並稱四士。

張若虛,不僅他的生平事蹟少之又少,而且他的詩作也長期湮沒無聞。在唐代,似乎沒有他的詩集傳世。從唐至元,他的《春江》詩幾乎無人所重。據文史學家程千帆先生考證,今存唐人選唐詩十種、唐人雜記**,宋代《文苑英華》、《唐文粹》、《唐百家詩選》、《唐詩記事》,元代《唐音》等唐詩選本,均未見他的詩作。不僅唐詩選本無載,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餘種詩話中也無一字提及。最早收錄他的《春江》詩的本子,是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卷四十七,共收《春江花月夜》同題詩五家七首,張若虛一首也在其中。然而這僅僅是作為樂府宮體詩收錄的。直至明人楊高《唐詩正聲》選本,仍然沒有把他的詩選在「正聲」之列。然而幸運的是,張若虛的《春江》詩總算從唐代起被保留下來了。

等待了將近一千年,張若虛及其傑作的命運才開始扭轉。明嘉靖年間,李攀龍選編《古今詩刪》收錄張若虛的《春江》詩以後,萬曆年間的三種選本《唐詩所》、《唐詩解》、《唐詩歸》,崇禎年間的《刪補唐詩脈箋釋會通評林》七言古詩、《石倉歷代詩選》,明末成書的《唐詩鏡》都選錄了此詩。最早提及張若虛及其詩的詩話,是成書於萬曆年間的胡應麟《詩藪》。及至清代,張若虛的詩聲似乎更好些,有關唐詩的重要選本,如成書於康熙年間的季振孫《唐詩》、徐增《而庵說唐詩》、《御製全唐詩》(卷十九和卷一一七),成書於乾隆年間的沈德潛《重訂唐詩別裁》、管世銘的《讀雪山房唐詩鈔》等等,都收錄了他的《春江》詩,有的還附錄有關此詩的評論。

初唐時期,唐詩的浪漫氣質日趨強化。它以另一種風格,呈現於劉希夷、張若虛等人讚美青春、表現對生命永恆之渴望的詩篇中。

生肖為猴的文人學者 郭璞

郭璞 p 276年 324年 字景純,河東聞喜縣人 今山西省聞喜縣 西晉建平太守郭瑗之子。東晉著名學者,既是文學家和訓詁學家,又是道學術數大師和遊仙詩的祖師,他還是中國風水學鼻祖,其所著 葬經 西晉末年戰亂將起,郭璞躲避江南,為著作佐郎。因母死去職,葬母於暨陽 即江陰 便卜居於江陰黃山長弄村。西晉末...

生肖為猴的文人學者 李光弼

李光弼 708年 764年 中國唐代營州柳城 今遼寧省朝陽 人,契丹族人。李光弼於唐天寶十五年 756 初,經郭子儀推薦為河東節度副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乾元二年 759 七月,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參與鎮壓浙東袁晁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中,有兩位傑出統帥 宰相 郭子儀和李光弼,前後...

生肖為羊的文人學者 元稹

元稹 779年 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 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 今河南洛陽 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 新樂府 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 元白 元稹 zh n 8歲喪父,母鄭賢能文,親授書傳。15歲以明兩經擢第。21歲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