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習俗始於唐朝

2021-04-17 10:34:09 字數 497 閱讀 6911

我國古代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習俗,始於唐朝。唐高宗於三月三日遊春渭陽,「賜群臣柳圈各一,謂戴之可免蠆毒」。後來,老百姓將此演化為插柳,每逢清明,家家戶戶將柳插在井邊,成語「井井有條」,就是**於此。

人們不但自己樂於佩戴柳枝,還將它插在門楣之上,用以避邪。有的地方還用面和棗做成飛燕,再用柳枝串起來,插到門上,稱作「子推燕」。傳說清明節這一天百鬼出沒,人們一邊要祭奠祖先的亡靈,一邊還要小心翼翼地與他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將他們阻擋在家門之外。柳,便成了人們避邪的**,可以保護人們不受鬼魂的侵擾。《齊民要術》裡說:「取柳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人們還在乘坐的轎子上插柳避邪,據《東京夢華錄》記載:「轎子即以楊柳雜花裝簇頂上,四垂遮映。」

「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清明處處插垂柳,院宇深深綠翠藏」,清明的詩沒有嬌柔沒有做作,提筆就是直抒胸臆,這也是其他節日的詩所不能比擬的。在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草木回青,萬物萌發,柳又是最早給人們報告春天訊息的植物,所以,柳也就成了春之信使,清明節也就成了春天到來的標誌。

古代清明節怎麼放假 唐代曾是「黃金週」

自2008年起,清明節與端午節 中秋節一樣成為國家法定假日後,也成了一年中重要的 小長假 清明節由來已久,中國古人歷來很重視清明節,那麼在古代清明節人們放假幾天?又是怎麼過的?漢代清明節尚未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要說清明節,得先說古代中國的休假制度。在古代中國,是沒有 星期天 概念的,但休息日一直存在...